Abstract

目的: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的政策,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於臨床緩解後應考慮生物製劑減量。然而,於生物製劑減量後,臨床及超音波關節炎復發率至今仍不清楚。方法:本研究於民國104年4月1日至民國106年1月31日間收集了19位將接受生物製劑減量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並於減量前及減量後第24周接受臨床理學檢查及超音波檢查。超音波檢查包括雙側肘、腕、第二及第三掌指關節等八個關節掃描,並依各個關節之滑膜炎程度給予評分。主要終點為生物製劑減量後第24周的臨床、灰階超音波及能量都卜勒超音波所偵測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復發率。結果:19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平均年紀為57.7 ± 12歲(30-80歲),男女比為3:16,平均病程為4.9 ± 3.0年(1.3-10.8年),其中類風濕性因子陽性或抗環瓜氨酸抗體陽性或兩者皆為陽性者占16人。生物製劑減量前的其他數據如下:紅血球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為19.5 ± 22.4 mm/hr(2-101 mm/hr),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為0.39 ± 0.71 mg/dl(0-2.74mg/dl),28關節疾病活動度指數為3.1 ± 1.2(1-6),灰階超音波總分為6.8 ± 3.7(3-15),能量都卜勒超音波總分為1.8 ± 2.6(0-8)。於生物製劑減量後第24周,臨床、灰階超音波及能量都卜勒超音波所偵測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復發率分別為15.8%、31.6%及63.2%。而生物製劑減量前之類風濕性因子陰性、抗環瓜氨酸抗體陰性、病程小於3.5年、28關節疾病活動度指數小於2.6、灰階超音波總分小於6或能量都卜勒超音波總分為0均不會降低減量後24周的關節炎復發率。結論: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於生物製劑減量後24周可能產生潛在的關節炎復發。能量都卜勒超音波比臨床評估更能偵測出生物製劑減量後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復發。

Full Text
Published version (Free)

Talk to us

Join us for a 30 min session where you can share your feedback and ask us any queries you have

Schedule a 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