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基于三江平原稻田2005~2007年5~10月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 分析了该区稻田能量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能量分配特征以及能量平衡状况。结果表明: 三江平原稻田净辐射和潜热通量日变化均表现为明显的单峰特征, 感热通量日变化在水稻发育进入成熟期后才较明显, 而土壤热通量在水稻整个发育期内日变化特征都不明显。稻田净辐射季节变化特征显著, 6月下旬至7月上旬达到最大值18~20 MJ·m<sup>-2</sup>·d<sup>-1</sup>。潜热通量季节变化与净辐射同步, 最大值为13~19 MJ·m<sup>-2</sup>·d<sup>-1</sup>。相比之下感热通量较小, 观测期间变化于-3.90~ 3.94 MJ·m<sup>-2</sup>·d<sup>-1</sup>, 且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5~10月土壤热通量呈下降趋势, 变化于-2.67~3.62 MJ·m<sup>-2</sup>·d<sup>-1</sup>。三江平原地区稻田能量分配特征明显, 潜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例(<i>LE</i>/<i>R</i>n) 5~10月平均值为0.67, 表明净辐射大部分以潜热通量形式所消耗, 但生长旺季<i>LE</i>/<i>R</i>n略大于生长季初期和末期。感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例(<i>H</i>s/<i>R</i>n)的季节变化特征与<i>LE</i>/<i>R</i>n比值相反, 观测期间平均值为0.10。这导致波文比在水稻生长旺季较小而在初期和末期较大。5~10月土壤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例(<i>G</i>/<i>R</i>n)呈逐渐下降趋势, 其月平均值由5月的0.14下降到10月的-0.08。线性回归法和能量平衡比率均表明三江平原稻田能量明显不闭合, 2005、2006年5~10月能量不闭合度分别为22%和16%, 而2007年能量“过闭合”, 能量平衡比率平均值为1.07。

Full Text
Published version (Free)

Talk to us

Join us for a 30 min session where you can share your feedback and ask us any queries you have

Schedule a 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