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目的 检测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探讨MI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作用及姜黄素早期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30只清洁级SD大鼠行腹腔注射质量分数1%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选取其中的2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姜黄素治疗组,各10只,另取10只正常匹配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姜黄素治疗组自STZ注射后3d起给予含羧甲基纤维素的姜黄素200mg/(kg*d)灌胃,共8周,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给予等量的羧甲基纤维素灌胃.动物处死后收集各组大鼠眼球,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MIF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实验组大鼠视网膜中MIF的表达及定位;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视网膜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和姜黄素治疗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姜黄素治疗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和姜黄素治疗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姜黄素治疗组大鼠体重明显大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变薄,但姜黄素治疗组大鼠视网膜接近正常.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糖尿病组视网膜组织中含有大量MIF阳性细胞,姜黄素治疗组视网膜中MIF表达明显少于糖尿病组(P<0.01).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组MIF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姜黄素治疗组MIF的表达较糖尿病组明显下降(P<0.01).透射电镜下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内外节水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染色体边集;姜黄素治疗组大鼠视网膜超微结构的改变轻微.结论 DR与视网膜的炎性改变有关,视网膜组织中MIF的高表达参与早期DR的发生发展.姜黄素可下调MIF的表达,其早期干预可延缓DR的发病进程。

Full Text
Published version (Free)

Talk to us

Join us for a 30 min session where you can share your feedback and ask us any queries you have

Schedule a 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