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and Hong Kong over the last 150 years in a bid to uncover why Shanghai fell behind Hong Kong despite its head start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n the 1920s. It then examines whether Shanghai might eventually catch up with Hong Kong in terms of standard of liv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frastructure, creativity and social cohesion. Both cities were faced with new opportunities aft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both are aiming at present to extend their capital markets. Although, since the 1990s, economic reforms have given Shanghai a breath-taking makeover, Hong Kong’s fiscal architecture is still more business-friendly. Hong Kong also possesses a higher degree of global exposure, and more efficient and transparent equity markets. Notwithstanding Shanghai’s “open-door” policy and lower cost of living, Hong Kong has proven more attractive to global talent. But Shanghai and Hong Kong will cash in on China’s rise in different ways, and the gap between two cities is therefore likely to narrow. Local Policy-makers are best advised to design complimentary business environments rather than trying to out-perform the other city in its area of strength.

Highlights

  •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香港楼市和股市急跌,经济陷入了衰退。即便在几年之后亚洲四小 龙中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稳步复苏的时候,香港依然很难从衰退中走出来,这暴露出香港经济中 存在的问题。相比于新加坡以高科技行业为支撑的平衡的产业结构,香港经济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 规划和导向,从而逐渐失去了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实体经济基础,这也是香港政府推进第三次经济转 型的源动力。第三次经济转型旨在发展以金融业和贸易为主体的高增值服务业,并且利用对香港产 业结构的调整,来使其更加多元化。通过增加工业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强化香港地区的高科技产业 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以此来使得香港在外部经济冲击下能保持更加稳定的发展态势。第三次经 济转型从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即开始逐步展开,一直持续到现在,但并没有像前两次那样 成功,陈广汉(2009)认为,香港回归后的经济转型未达到预期客观原因有两点:其一,美国经济 在 2001 年后的长时间衰退殃及香港经济,并重挫港人发展 IT、咨询等高科技行业的信心;其二, 2003 年爆发的“非典”也对香港经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香港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除了客观原因, 陈广汉也对主观原因进行了剖析。他认为香港当局所信奉的自由经济过于相信市场的调控力量,然 而市场并不能起到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政府的“积极不干预”政策最终导致香港在上世纪 70 至 80 年代错失了亚洲地区产业高科技升级的良机,而在其后的改革只能是事后的弥补,缺乏政府的长 期规划和具体干预措施,香港制造业很难得到较快的升级。除此之外,高增值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有 高素质人才与之相匹配,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意味着人力资源的结构性调整,第三次经济转型降低了.

  • 1 燕山大讲堂第 71 期实录,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王弼,香港——无为而治的奇迹,详见网页 http://view.news.qq.com/a/20100531/000040.htm 2 《英皇制诰》和《皇室训令》是英国管制期间,香港的重要宪制性文件,其规定了香港的行政、立法、司法等事 宜,确立香港的三权分立政体。在 1997 年香港回归后,两法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 6 此处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 1999,V-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经济指标,V06-按行业划分的就业人数。认为建筑业 属于第二产业,批发、零售、运输、通讯、金融、社区服务等行业属于第三产业。具体网址为 http://www.stats.gov.cn/yearbook/indexC.htm 7 陈广汉,2009,香港回归后经济转型和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pp.78-79 8 “积极不干预”政策最先由香港前财政司夏鼎基在题为《过渡中的香港经济》的演讲中提出,即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所强调的自由放任主义(Laisser-faire)。香港在其后的发展中一直强调“小政府、大市场”的经济政策,避免对市 场的干预,保护自由市场竞争秩序并保障产权,建立完备的社会福利体系。然而,这一理念在其后几十年间受到质 疑,政府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上世纪 70 年代的鼓励房地产业发展、80 年代将港币与美元挂钩、90 年代亚洲金 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市策略等都被认为是对“积极不干预”策略的背离。

Read more

Summary

Introduction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香港楼市和股市急跌,经济陷入了衰退。即便在几年之后亚洲四小 龙中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稳步复苏的时候,香港依然很难从衰退中走出来,这暴露出香港经济中 存在的问题。相比于新加坡以高科技行业为支撑的平衡的产业结构,香港经济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 规划和导向,从而逐渐失去了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实体经济基础,这也是香港政府推进第三次经济转 型的源动力。第三次经济转型旨在发展以金融业和贸易为主体的高增值服务业,并且利用对香港产 业结构的调整,来使其更加多元化。通过增加工业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强化香港地区的高科技产业 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以此来使得香港在外部经济冲击下能保持更加稳定的发展态势。第三次经 济转型从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即开始逐步展开,一直持续到现在,但并没有像前两次那样 成功,陈广汉(2009)认为,香港回归后的经济转型未达到预期客观原因有两点:其一,美国经济 在 2001 年后的长时间衰退殃及香港经济,并重挫港人发展 IT、咨询等高科技行业的信心;其二, 2003 年爆发的“非典”也对香港经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香港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除了客观原因, 陈广汉也对主观原因进行了剖析。他认为香港当局所信奉的自由经济过于相信市场的调控力量,然 而市场并不能起到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政府的“积极不干预”政策最终导致香港在上世纪 70 至 80 年代错失了亚洲地区产业高科技升级的良机,而在其后的改革只能是事后的弥补,缺乏政府的长 期规划和具体干预措施,香港制造业很难得到较快的升级。除此之外,高增值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有 高素质人才与之相匹配,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意味着人力资源的结构性调整,第三次经济转型降低了. 1 燕山大讲堂第 71 期实录,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王弼,香港——无为而治的奇迹,详见网页 http://view.news.qq.com/a/20100531/000040.htm 2 《英皇制诰》和《皇室训令》是英国管制期间,香港的重要宪制性文件,其规定了香港的行政、立法、司法等事 宜,确立香港的三权分立政体。在 1997 年香港回归后,两法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6 此处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 1999,V-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经济指标,V06-按行业划分的就业人数。认为建筑业 属于第二产业,批发、零售、运输、通讯、金融、社区服务等行业属于第三产业。具体网址为 http://www.stats.gov.cn/yearbook/indexC.htm 7 陈广汉,2009,香港回归后经济转型和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pp.78-79 8 “积极不干预”政策最先由香港前财政司夏鼎基在题为《过渡中的香港经济》的演讲中提出,即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所强调的自由放任主义(Laisser-faire)。香港在其后的发展中一直强调“小政府、大市场”的经济政策,避免对市 场的干预,保护自由市场竞争秩序并保障产权,建立完备的社会福利体系。然而,这一理念在其后几十年间受到质 疑,政府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上世纪 70 年代的鼓励房地产业发展、80 年代将港币与美元挂钩、90 年代亚洲金 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市策略等都被认为是对“积极不干预”策略的背离。 9 罗兹·墨菲,1986,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pp.[79-80 10] 上海市经济学会,1992,开发 开埠 开放——上海经济发展纵论 11 参见熊月之,上海通史,第 1 卷,导论,199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pp.[15-21 12] 姚锡棠,1990,上海香港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pp.[19-21]

Results
Conclusion

Talk to us

Join us for a 30 min session where you can share your feedback and ask us any queries you have

Schedule a call

Disclaimer: All third-party content on this website/platform is and will remain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and is provided on "as is" basis without any warranties, express or implied. Use of third-party content does not indicate any affiliation, sponsorship with or endorsement by them. Any references to third-party content is to identify the corresponding services and shall be considered fair use under The Copyright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