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目前全球水資源匱乏,各國相關單位積極研發水資源回收再利用技術,活性污泥膜濾法為近20年來創新之技術,本研究以市售薄膜直接應用於工業區污水處理廠之處理程序中,評估實廠運用之可行性,進而達到節省用地取得成本,取代傳統三級處理之目的。本實驗探討MBR於實廠運作之最佳操作條件,導入五股工業區經旋轉生物圓盤(RBC)未沈降之處理水,模擬MBR安置於終沈池中進行試驗;透過初期植種培養與薄膜操作特性試驗等,將透膜壓力控制TMP在9.8 kpa條件下,觀察產水通量LMH/TMP(Bar)及反應槽MLSS與SV30、產水水質SDI對COD、SS去除成效;期間以曝氣強度為0.012min-1,產水頻率1分鐘off,9分鐘on、硝化液迴流量控制3.9Q時有最佳產水通量124.4 LMH/Bar,再控制MBR反應槽內 MLSS濃度分別於6,000~10,000、10,000~14,000、14,000~18,000等三階段操作條件下,從實廠變異性高之處理水化驗分析產水之COD、SS、SDI、產水通量關係,得知反應槽MLSS濃度控制10,000~12,000 mg/L時有穩定的產水通量118~120LMH/Bar,產水COD<20 mg/L 、SDI<2.5以下,但反應槽MLSS濃度超過12,000 mg/L產水通量開始有下降趨勢,推估胞外聚合物造成阻塞。二級處理放流水中大腸桿菌分析為4.1~7.4*105(CFU/100mL),經過MBR處理後之產水中水大腸桿菌<10(CFU/100mL),故本系統對大腸桿菌去除高達99.98%以上。處理水中COD、SS去除率分別為95 %、99.98 ,採用MBR處理每噸污水相較於RBC二級處理程序,污泥產生量減少約0.12 kg/M3,約減少70.5 污泥產生量,污泥處置費由357,820元/月下降至105,628元/月成效良好,而且可以於現有工業區污水處理廠單元內直接進行改裝,無須再增加新設施土地成本,水質良好可以直接用於沖廁、澆灌或冷卻水等用途,提供再生水RO程序合宜前置處理水。

Full Text
Published version (Free)

Talk to us

Join us for a 30 min session where you can share your feedback and ask us any queries you have

Schedule a 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