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背景与目的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scans, CT)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肺小结节被发现,一些需要外科手术处理的结节数量也在增加。胸腔镜手术中对于不可直视及触摸到的肺外周小结节的准确定位较为困难。虽然目前一些常用的定位技术能够带来比较好的定位效果,如CT引导的穿刺定位和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 ENB)系统引导的亚甲兰染色定位,但同时仍存在着气胸、出血及定位不准确的问题。ENB引导的矢量定位法是我中心首创的一种新型定位技术,该技术避免了前两种方法可能出现的胸膜损伤或者定位区域扩大的问题,为ENB引导的定位技术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本文回顾性分析胸腔镜术前通过ENB引导矢量定位的临床结果来确定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行ENB矢量定位法进行胸腔镜手术前定位的患者资料,统计患者临床资料、肺小结节影像学特征,评估该方法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我们成功实施了22例患者的22个肺外周结节在ENB引导下矢量定位和腔镜下楔形切除(22/22, 100%)。结节平均大小为(11.0±3.6)mm,距脏层胸膜表面距离为(16.5±6.2)mm;ENB系统显示屏导航定位装置(locatable guide, LG)与病灶距离为(14.5±10.1)mm,离体标本标记与病灶距离为(15.3±11.0)mm,ENB矢量定位平均时间为(17.5±4.2)min,无定位点LG发生移位(0.0%)。手术过程无中转开胸(0.0%),患者术中及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0.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8±1.2)d,无围手术期患者死亡(0.0%)。术后病理结果为恶性肿瘤者19例,均得到了完全切除。结论我们应用ENB引导的矢量定位法在肺外周小结节术前定位和微创切除的初步经验提示该方法安全、可行、有效,可作为ENB操作中可选的一种定位方式。胸外科临床医师可以进一步研究该方法并应用到临床操作中。

Full Text
Published version (Free)

Talk to us

Join us for a 30 min session where you can share your feedback and ask us any queries you have

Schedule a 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