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目的本文旨在探寻疫情影响下中国大陆城市游客规模演化规律, 具体而言, 疫情影响下, 全国及七大地理分区的国内游客量规模变化如何?七大地理地区的变化有何差异?以及疫情影响下, 全国国内游客空间规模的热点区域和空间集聚程度有何变化?研究设计与方法利用2018-2021年中国大陆337各城市的国内游客量数据, 借助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赫芬达尔指等指标分析全国及七大地理分区国内游客规模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 借助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ArcGIS分析工具, 探寻疫情影响下全国国内游客空间规模的热点区域和空间集聚程度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①绝对差异方面, 七大地理分区的绝对差异均持续增大。西南地区的游客量的绝对差异巨大, 国内游发展极不均衡。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绝对差异相对较小, 在吸引国内游客方面发展较为均衡。②相对差异方面, 西南地区的国内游发展相对差异较大, 发展不均衡趋势明显; 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东地区的国内游发展相对差异较小, 发展较为均衡。③热点区域变化方面, 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的国内旅游热度持续下降, 在2021年有所回升; 内陆西南地区在2021年成为新的国内游热点区域。④2018年至2021年城市国内游客量规模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的关系, 存在着空间集聚现象, 但部分区域集聚类型在2018到2021年间发生变化。研究价值①理论意义:明晰了疫情对中国国内旅游人次的数量规模和空间规模的影响, 弥补了当前疫情前后国内旅游业变化对比的研究; 阐明了疫情前后中国城市国内游客空间格局的变化, 拓展了研究情景, 丰富了中国旅游业时空变化的相关研究。②实践意义:明晰了疫后不同地区国内旅游人次的数量规模和空间规模变化情况, 以及国内旅游市场热点变化和游客空间偏好变化, 有利于各地区城市对症下药, 制定符合各省份实际情况的国内旅游业振兴策略, 促进中国旅游业内循环。

Full Text
Published version (Free)

Talk to us

Join us for a 30 min session where you can share your feedback and ask us any queries you have

Schedule a 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