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校史編纂是學校的一件大事,校史中記載了學校以往的事蹟,展現學校特有的風格、生命力與價值觀,亦可作為其他學校或後來學子的依循與參考。臺灣對於校史之研究,聚焦於某校的「校史研究」或是某校的「校史館」分析。關於校史一書的體例、取材、書寫模式等尚無研究論文,關於校史的編纂並無可供依循的範例,導致各校校史內容紊亂、體例繁雜,校史成為某任校長的「個人著作」,亦或是學校官方單位歌功頌德的「紀念品」,其內容無法成為可供利用的學術資料與文獻,也無法為日後的教育發展歷程留下一份正確的見證。為此,本研究試圖從各校的校史中,歸納出專業的體例結構,提供日後從事校史編輯的工作同仁之參考與使用,希望藉由筆者的拋磚引玉,喚醒各界對於校史編輯與檔案保存之重視,為我國教育發展的歷程留下見證。 本論文的研究核心係以大學校史作為研究資料,藉由分析校史的編輯體例資料,剖析背後所承載的價值意涵。本研究欲探討臺灣近五十年來(西元1959∼2009年)大學的校史體例與特色,研究目的有四:第一,瞭解臺灣二十四所大學編制校史之現況。第二,瞭解臺灣近五十年來(西元1959∼2009年)大學之校史體例、取材及內容。第三,提供編輯校史的方法與編輯校史時可能遭遇的問題。第四,透過比較分析瞭解本研究所選定的各校校史編輯體例之異同,並提出相關建議與問題,以供相關單位參考。 本研究將針對臺灣二十四所大學出版之校史進行比較、分析與研究,提出編纂校史時,較常遇到的困難與盲點,並列舉出校史的取材與體例結構。此外,多元豐富的校史檔案與文獻資料,需要編輯小組成員的重新編制與詮釋。因此,對於編輯成員之條件,本論文亦詳加描述與分析。最後,筆者將檢討臺灣校史的編寫原則,進而歸納理想校史之呈現方式。

Full Text
Published version (Free)

Talk to us

Join us for a 30 min session where you can share your feedback and ask us any queries you have

Schedule a 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