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因著宣教的大使命,十九世紀末馬偕來到了臺灣北部,並在1873年前往噶瑪蘭地區宣教。至1882年時,即有噶瑪蘭人大量改信基督並建立教會,展開前所未有的信仰盛況。然而,這些馬偕所建立的噶瑪蘭教會,卻在1895年後便開始呈現衰微的發展,終至1923年完全消失。因此本論文擬以噶瑪蘭人的教會信仰生活,及當時他們所處的歷史環境,作為研究方向,探討教會衰微的原因及其發展歷程。 茲將本研究發現摘述如下: 依據馬偕時期噶瑪蘭教會數量的變化,可以將其劃分為播種期(1873~1882)、增長期(1883~1894)與衰微期(1895~1900,至1923年終止)三期。在此期間內,馬偕共設立了至少24間教會,並帶領了2500人信主。而自1895年後,噶瑪蘭教會的數量便逐漸減少,至1900年即已減少至20~22間,此後亦逐年下降。 從噶瑪蘭人的信仰生活探究教會衰微原因,噶瑪蘭人群體性且快速的改信,造成了大量信徒需要照顧。而在馬偕不主張起用其他國外宣教士的政策下,未有同等信仰根基之同儕分工,使的他不斷地奔走在臺灣北部各地領導,忙碌非常。所以馬偕在噶瑪蘭教會的停留時間並不算長,培育噶瑪蘭人信仰的工作,主要則是落在也仍需被培育的臺灣本地傳道人在負責。在馬偕無法長時間照顧下,本地傳道人平均每一位又需負擔照顧至少一百位信徒的教導,因此無法有全備的建造與監督,而使的噶瑪蘭人對教義的瞭解未能深入,形成容易隨波逐流的局面,導致衰微。 另外,19世紀末噶瑪蘭人所身處的環境過於波動,亦是影響教會無法穩定發展的原因。清代針對噶瑪蘭人所設置的土地保護政策─「加留餘埔/沙埔」,因未能達到實質保護效果,而使噶瑪蘭人於道光年間開始(1840~1850)便逐漸向外遷移。至1895年時,又遭逢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政權變動,更加速其社會的變遷。噶瑪蘭人在經臺人武裝抗日、天災及總督府的土地調查改革後,經濟生活更漸困頓,向外遷移人數亦加增,原馬偕設立的噶瑪蘭教會便逐漸成為廢墟。而在後繼教會領導者轉以漢人地區建立新教會的主張下,於是教會乃消失。噶瑪蘭人在對基督信仰還未具有深厚的根基下,於原教會消失後,聚會情形即呈現不穩定的狀況,且多有與非信徒通婚者,而隨從祭祖風俗等事情,於是信徒遂轉而不去教會而逐漸流失。

Full Text
Published version (Free)

Talk to us

Join us for a 30 min session where you can share your feedback and ask us any queries you have

Schedule a 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