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鐵線蟲隸屬於線形動物門 (phylum Nematomorpha),這類節肢動物的寄生蟲具有獨特的生活史及特殊的寄主影響。全世界約有 300 餘種鐵線蟲,但在此之前台灣未曾有描述。本文中根據雄蟲尾部特徵、六種表皮結構、體表腹部縱向色素帶及粒線體 DNA 序列的分析,將台灣最普遍的鐵線蟲,台灣索鐵線蟲 (Chordodes formosanus n. sp.) 視為一新種,並描述了同種間頭部及尾部的形態變異。該種鐵線蟲感染台灣斧螳 (Hierodula formosana) 及寬腹螳螂 (H. patellifera),發育為成蟲後離開寄主在水中交配繁殖,幼蟲孵化後感染水棲生物,該水棲生物稱為保幼寄主 (paratenic host)。在台北市立動物園中已觀察到鐵線蟲幼蟲感染搖蚊幼蟲 (Chironomus sp.) 的現象,並在搖蚊幼蟲全身包括腸壁、軀幹、尾足、肛管,及腹管中發現感染。鐵線蟲進入水棲昆蟲後,普遍認為能在昆蟲羽化後跟著上岸。這個現象也藉由解剖及聚合酵素鏈索反應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的偵測而證實:在台北市立動物園中,寶島缺叉石蛾 (Chimarra formosana) 及一未知種類的搖蚊科 (Chironomidae) 成蟲已確定受鐵線蟲感染。在上岸後,受感染的保幼寄主被捕食的同時也將鐵線蟲帶到最終寄主 (definitive host) 體內,鐵線蟲在最終寄主體內發育至成熟。寄主受鐵線蟲感染後形態出現變化。在比較正常台灣斧螳及受感染個體後發現,受感染的個體翅長縮短、雄蟲觸角變短且鞭節感覺毛密度下降。其中感覺器官的變化是首次在受到鐵線蟲感染的寄主中被發現。而雄蟲觸角感覺毛密度的下降造成該形態特徵趨近若蟲形態,因此有可能是寄生蟲感染後造成幼年化 (Juvenilization) 的結果。另外,感覺毛密度下降的現象也在落水的寬腹螳螂雄蟲身上被發現。

Full Text
Published version (Free)

Talk to us

Join us for a 30 min session where you can share your feedback and ask us any queries you have

Schedule a 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