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含緒論與結論共計八章,正文各章對六位作者(蕭麗紅、阮慶岳、施叔青、李昂、陳玉慧,黃凡),八本小說涉及「民間信仰」的相關書寫進行研討。本論文所欲研究的小說,主要屬漢人「民間信仰」體系,雖然也有文本涉及「佛家思想」和「基督教」觀點,不過這些小說仍然多以民間信仰習俗觀點出發為主,涵攝其他宗教為輔。這些作品無論在主題的選取、修辭手法與情節模式的安排,或者關懷的議題層面,都有極高的相似度。由於這些作家的出生年代約從一九四五至一九六○年間,又這些小說的出版年代都在一九九○年以後發表,不禁令人疑問,這系列作品的大量出現與相似的手法運用,是作家的默契巧合抑或隱含對某種潮流的呼應? 一九九○年後相關書寫的小說內涵主要可分兩大向度:一方面明顯地處理根本的生命本能所遭遇的問題,例如針對信仰與情慾、善惡的問題加以省思外;一方面就臺灣民間信仰天神地衹人鬼,儀式,結合地方文化等特殊性,作為某種重構臺灣歷史或地方史的途徑之一。無論作品的書名,民間信仰素材的介入形式,或時空場景的設計,可以發現作家們似乎有意以另一種角度建構臺灣史並訴說他們的「認同根源」。小說中類似的特色包含大量男性的消亡,女性與女神的地位提昇,信仰的心靈層次與身體情慾需求的交織不斷展演,以及作家書寫共同主題或神明的同時,各自取決的不同重點。 由於該主題研究尚且不多,似乎還沒有最完整與最適切的研究方法,因而本文主要依照各章內容與探討的問題之所需,尋求相關方法,例如借用佛洛伊德、榮格心理學分析、卡蘿•皮爾森的人格典型分析等論述,嘗試理解小說人物行為的意義;並借用女性主義相關理論,觀察小說男性消亡、女性相對而存在的可能意涵。 結論部份,針對緒論與各章提出並嘗試爬梳、解決的問題,加以歸納,並且從小說書寫的「相/不同」神衹,尋找各自意義。最後根據每位作家在作品反映的關懷指向,發現這批一九九○以降的小說共同表現的精神:也就是書寫走向策略化,同時受到「臺灣性」論述的影響,並且各自依照自我的成長背景和認知的臺灣代表性與民俗信仰,爭取發聲機會,喚醒類似境遇的讀者之共同記憶,以及找到自己的某種定位。 關鍵詞: 民間信仰書寫;蕭麗紅;阮慶岳;施叔青;李昂;陳玉慧;黃凡

Full Text
Published version (Free)

Talk to us

Join us for a 30 min session where you can share your feedback and ask us any queries you have

Schedule a call